星期四, 12月 25, 2008

搬家了

茲敬告各方好友:

吾已於十二月吉日從大埔墟舊居遷往大埔林村,走出繁華鬧市,住進樸實鄉村。吾雖不諳農事,也無地可耕,然亦樂當山村野人,不亦快哉。

閑時信步往林村許願樹,大吃梅菜扣肉,山水豆腐花,肥甘豐腴,清甜嫩滑,相得益彰。

星期二, 8月 19, 2008

傲慢與偏見

旅途中,一天早上吃早餐時:
旅人甲問我:「有沒有吃小米粥?」
我說:「沒有小米粥,只有粟米粥。」
「有小米粥!」旅人乙指著粟米粥說。
我說:「那是粟米打碎了來煮粥,不是小米。」
旅人乙堅持那是小米而非玉米。
我說:「味道不一樣吧。而且,你看那黃色的點是不規則的,那是玉米皮碎。小米是圓圓的。」
旅人乙仍然堅持那是小米,還說:「我每天早上都吃,那是小米粥!」
我說:「OK,那是小米。」

心想,你這可憐的旅人乙,難道你從小便被你媽媽欺騙了,一直以為玉米糝便是小米?我一定要拍下來放到部落格,讓普天下人都知道你這笨蛋。

旅人甲又問:「你為甚麼不吃玉米?」
「玉米不是飼料麼?」我很不在乎地回答。


其實,每個人都有他的傲慢與偏見。

          * * *


那天早上吃的玉米糝粥



將完整的玉米打碎成粗粒叫作「玉米碴」,將完整的玉米打碎成幼粒叫作「玉米糝」。玉米糝、玉米碴在佐敦裕華地庫超市有售。

星期二, 8月 12, 2008

祭孔文

祭孔文

  維公元二零零八年,歲次戊子,中華民族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二千五百五十九年,夏月吉日,香港儒門後學,東方人文學院院長霍韜晦暨海內外同道,儒學研究團體,各地華人僑領代表,二百餘人,以至誠之心,敬具鮮花禮樂,肅立曲阜大成殿前,恭祭夫子。

  其文曰:

    盤古初開,陰陽絪縕;乾坤互動,品物咸欣。

    文武周公,郁郁乎文;大道既隱,樂壞禮崩。

    唯我夫子,用力至勤;下學上達,盡究天人。

    撥亂反正,卓爾不群;和而不同,豈在名聞。

    謙謙君子,忘食發憤;巍巍泰山,富貴浮雲。

    修養在己,文質彬彬;奮起行道,心內如焚。

    愛人以德,誨語殷殷;七十二賢,各繼斯文。

    知命盡性,唯我夫子,合內外以成仁!

    二千餘年,迭經憂患;夫子之道,始終回還。

    佛老逃義,誤卻人間;西風雖盛,不脫野蠻。

    落花看盡,何事傷顏;天地不交,儉德避難。

    象山辨志,張子訂頑;讀書有得,名利等閒。

    明通本末,不動如山;性情湧現,力挽狂瀾。

    今日告語,先師其鑒:同人於野,不畏辛艱;

    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即可歸仁。

    嗚呼,伏惟

    尚饗

星期日, 6月 15, 2008

How old are you

報載大陸的英語中譯笑話一則,比較「干炒牛河」有意思得多。

英語:How are you?
中譯:怎麼是你?

英語:How old are you?
中譯:怎麼老是你?

星期三, 6月 11, 2008

答問

有人問我為甚麼在六四事件19週年之際寫《十年樹木》。

不要叫作詩的人解詩,亦別找寫畫的人解畫。

星期五, 6月 06, 2008

中華文化的生命力

我們傳統的文化,都被焚了,被坑了。

可是,我相信,焦土之下,種子仍存。

張立在六月五日《信報》〈商心國是〉專欄論及六祖惠能:「一位不識字的樵夫,在中國歷史影響,超越千萬『文化』大家……」「今日中國的崛起,從內在傳承看,也是得力於中華文化的滋潤……」

我心裡覺得很溫暖。

星期三, 6月 04, 2008

十年樹木

母親節前一天,經過弟弟當年讀書的小學。

那時,小學剛建成開課,弟弟是他第一屆的學生。

學校的大門旁邊栽種了幾棵橡樹。

當年只是樹苗,現在,已是五六層樓高的大樹。

驀地想起,這所學校培育出來的社會棟樑,他們正在做甚麼呢?


********

二十年的樹木,廿來歲的青年。

當時覺得很有詩意,想把它作成一首詩。只恨腹中只有肥膏而沒有半滴墨水,一句也吟不出來。

易是甚麼?

《易》是甚麼?

當然不是考試問答,要說出所謂簡易、變易、不易!

游老師的父親畢生研究易理,上星期日有幸借得游老師其父(老師的父親應該如何稱呼哦?!)的著作《易經圖象特輯》,盼能學得點滴。

此書成於民國49年,即1960年。

且看其導言節錄:

『由春秋至戰國時期,諸子百家,各廣其學,盛極一時。惟諸家立論,未嘗不受易經之影響,是以先秦諸子學說,靡不與易同契,而以易同歸......

易經自秦歷兩漢,又得漢之諸儒,闡揚光大,文化中心建立,昌盛一時。自晉以降,漸且零替!極於六朝。再始興於唐,盛於宋,而極於元。元不知有易,故不旋踵移祚於明。易經又始興於明,盛於康熙乾隆,而極於民國。民國執政,不知倡易,文化失其通變中心,故又不旋踵而厄於外邦!良可慨也。......

緬懷自民國以來,易學不倡,聖道愈晦!則道德之傳統,亦隨之而墮!國未亡,文化先亡!國未亂,人心先亂!不肖者,日以侮辱諸先聖為能事。一犬吠影,百犬吠聲。終至禮崩樂毀,政失其綱,賢者在野。......』

故易者何?游老先生之意,易乃文化之大本大源也。

可悲自五四運動之後復有共產主義,再加上文化大革命...... 我們的文化都焚了,都坑了!

中國人口有一半是文化大革命之後出生的。他們不會說「各位先生」而是說「先生們」;他們會用對立統一的辯證法來思考問題......

假如你問他們孔子是誰,你便會慨嘆一犬吠影,百犬吠聲。

然而,今時今日,中國人要尋回其文化的根,嚷著要學習傳統文化。

有人說,這是我們物質生活富起來了,衣食足然後知榮辱。

我說,焦土之下,種子仍存。

這就是變易。就像信報曹仁超常說的「鐘擺理論」:世事往往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。就是游老先生看到的易學在歷史上的起落。

然而,這亦是不易。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的必然。由盛而衰,衰又始興的必然。

半年

半年冇寫 blog 喇!

好忙,亦都好攰,很累。

最近有友人問起怎麼很久沒寫部落格,心裡一怔了一下,原來有熟人在看啦。看來,工作上的事少談為妙。搞不好有同事從 facebook 走到這裡,看到不該看的東西便不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