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從西安回來。
去西安,更確切的說,是去內地旅行,是想瞭解不同地域的中國人。這是受管仲連的影嚮。放下『香港人』的 differentiation……這既不是優越感,也不是自卑感,而是要消弭『香港人』與『非香港人』的分際,用『瞭解我自己』的方向來體驗。不是因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而有甚麼功利的想法,而是要如實瞭解中國的現狀,感受各個地方的人的生活、活力與氣息。一方面,想要瞭解這個六十年的、『共和國』的中國,另一方面,亦要瞭解這個五千年的、『華夏文化』的中國的當今面貌。
原本打算先去西藏,再落西安,不過,去西藏都是不要太率性,要仔細計劃一下比較好。因為愈來愈發現去西藏觀光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。
返正假期是一早定了,找個地方去也是好的。不去西藏便直接去下一站——西安了。
買了一本 Moleskine 筆記簿作新的《旅人手札》,因為去年那本 A4 的硬皮簿實在太不方便。這本 Moleskine 是 A5 小一點的硬面 plain notebook,站著寫都很舒適。而且,Moleskine 有小袋子及橡皮圈,可以安全地放很多東西在這本筆記簿上!
一直想著,這是一個怎樣的旅行。西安是漢、唐經濟文化的基地。另一方面,西安受西北方移民影嚮,飲食習慣除了地道的陜西口味外,亦充滿清真風情。是文化之旅呢?還是美食之旅?逮耀東教授說過,飲食雖然是小道,卻有深厚的文化基礎。
哦!對!
於是,西安美食文化之旅於焉展開!
行程是先由廣州坐火車去西安。
坐的是軟臥。軟臥火車的票價比坐折價飛機經濟艙還要高。室友是在順德工作的湖北人。他是跑慣了這條路線的。因為他的耳朵不好,不能坐飛機。全程軟臥就是我們兩個人了。當然,中途有人上車、下車,例如晚上在長沙上車睡到早上在武漢下車,但是坐全程軟臥的就只有我們。
與室友討論『讓一少部份人先富起來』。鄧小平的想法,是讓香港帶動深圳,深圳帶動珠三角,珠三角帶動廣東……可是廣東有很多地方仍是貧困,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都似乎是帶動不了。所以,早前中國政府制訂了很多措施,例如要珠三角的廠商搬到更遠的地方。又例如,在廣東要考駕駛執照,考駕照人要考長途駕駛。長途駕駛路試終點就設在廣東一貧困的縣市。考試費300元為該縣市所收。而且考駕照人到終點是晚上,要到明天才能給他蓋章。考試包含了晚上過夜的宿舍,可是考生也要吃晚飯吧。所以,這一政策不但增加了該縣市的收入,而且還增加了人流。
在香港社會,大家都習慣『大市場、小政府』的原則。甚至是病態地甚麼都以市場為思考原則。在市場原則之下,一切都是買賣、供求的關係。例如在大學,大學生是消費者,所以大學要滿足消費者,不然便會喪失大學生的市場。政府是『多做多錯,少做少錯,不做不錯』的『積極不干預』。你在香港生活在所謂「貧窮線」以下,政府會說,政府已提供了社會保障,你要「脫貧」改善生活,甚至要發大財,這是你的問題,跟政府何干?
我聽了這個考駕照的例子很感動!這是第一次感受到有政府為著國計民生而努力。
1 則留言:
I have been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 for a long time!
發佈留言